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太阳官网于强副教授参与申报的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资助

2023年02月09日 14:11 供稿:黄何鑫 审核:李荣西 点击:[]

在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举办的“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应”专项项目评审会上,由太阳官网于强副教授作为主要参与者与西北大学联合申报的“羌塘盆地构造热体制与烃源岩热演化时空差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项目资助。该项目责任人为西北大学任战利教授,直接经费243万元,于强副教授承担羌塘盆地深部热结构分析及烃源岩热演化恢复任务。

羌塘盆地是全球油气最为富集的特提斯构造域中尚未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的大型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其形成及演化过程复杂,已发现多处沥青、液态油苗出露,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油气勘探资料表明该盆地曾存在过大量油气烃类物质的生成、运移甚至成藏,具备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该盆地优质烃源岩形成的环境、构造沉降与隆升、热体制与烃源岩热演化、保存条件及构造变形模式,已成为制约油气突破的核心瓶颈问题。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为满足国家对羌塘油气勘探的能源战略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开设“羌塘盆地演化及其能源效应”专项项目,资助周期2023-2026年。


羌塘盆地区域构造位置


羌塘盆地白垩纪以来区域构造抬升事件对油气资源,尤其是烃源岩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现有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内多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带隆升的期次和起始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主控因素和差异性演化过程存在争议和不明确。本项目将集成羌塘盆地钻井、地表观测系列数据,揭示盆地中生代以来地温场基本特征;恢复羌塘中新生代盆地的热演化史,建立盆地构造沉降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应用地球化学与同位素等多种方法,建立盆地多阶段沉降与隆升过程中烃源岩热演化模式。该项目成果将加快对羌塘盆地油气综合评价研究,为我国油气能源保障及战略部署提供强有力支撑。

于强副教授为太阳官网专任教师、石油系主任、资源勘查工程(油气)专业责任教授、智慧油气田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石油学会理事会理事、《天然气地球科学》、《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非常规油气》编委、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成员。长期从事热年代学、抬升冷却史及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重点基金子课题、专项基金子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油页岩地质调查等项目;先后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并完成油田横向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学技术奖优秀科技著作奖等各1项。主编《油气资源评价》、《油气田勘探实习指导书》、《油气资源评价实习指导书》、《Petroleum Resources Assessment》和《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地质学中应用》5部“十三五”至“十四五”规划教材,参与专著《银额盆地构造热演化史与油气成藏》、《数字油田在中国—智慧油气田建设》和教材《油气田勘探》的编写工作。主讲研究生精品线上课程“能源地质学”和全英文课程“Low-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讲授省级资源共享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E839










上一条:太阳官网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内蒙古总队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下一条:太阳官网陈璟元副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Geology》上发表A型花岗岩相关研究成果

关闭